世界现代诗歌 · 叶如钢诗 《走出去》以及解析 · World Modern Poetry

走出去

叶如钢


兴奋、欢乐,激情火焰,迸发的青春、生命
或者,一声惨叫,你走出去了
把自己劈开为两半, 一半走了出去
更准确的说法是剥开为两半
表皮,或者内脏,走出去

外在自由的光芒,与内在温度、近卫军搏斗
尽管外在充满欺诈、凶险
也只有外在的美丽可以满足内在情欲
内在的魔鬼、野兽难以抑制,外在诱惑令其疯狂
内在道德律也将和外在道德律结合

自由、美,爱情,崇高使命与广阔,善和恶,创造与毁灭,都在外面召唤

边界含水古典树皮。榛子,橄榄核,卷在地面抽象树皮里

或者紧缩的命运怪圈把你封存为雪豹和雪莲,抑或雪鼠
在冰冷的内在自由里,内在理性逻辑是你接受的唯一宗教
治疗你内在抑郁症的唯一药物
历史的必然命令你从外面回归原初轨道
你被画在精致鼻烟壶玻璃内壁
从内境张望外界的热烈和喧嚣,幸福与苦难
被给与翅膀与花,宁静地飞翔、绽放
因而摆渡的青铜基因是主题的手性替代


(原载《风吟诗歌》)

———————————————————————————————————————————————————

简析叶如钢诗《走出去》

乔治 · P · 托马斯


叶如钢创作的这首诗《走出去》充满了哲学性和深刻的象征意涵,探讨了内在与外在、自我分裂与和解、自由与束缚、创造与毁灭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主题与核心意象

自我分裂与“走出去”
诗歌开篇描述了生命的激情、青春的迸发,以及“走出去”这一行为带来的创痛。这种“走出去”象征了自我从内在到外在的分裂: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迈向未知世界。这种分裂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可能是对内心压抑的突破。

内在与外在的对立与交融
外在象征着自由、美丽,以及充满诱惑的复杂世界,但同时也伴随着欺诈和凶险;内在则是情感、道德与理性,既有压抑的魔鬼与野兽,也有内在逻辑的冰冷秩序。这种对立体现在自由与束缚、激情与理性、善与恶的永恒斗争中。

自然与历史的象征
诗中出现了“边界的含水古典树皮”“雪豹和雪莲”等意象,这些自然的隐喻不仅指向生命的脆弱与力量,也反映了人在历史与宿命中的位置。自然的符号与历史的必然命令交织,暗示个体在宏大背景中的无力与挣扎。

2. 形式与语言特点

强烈的对比与张力
诗中通过“内在”和“外在”、“自由”和“束缚”等对比制造出强烈的张力。尤其是“表皮,或者内脏,走出去”这样的句子,用身体分裂的具体化描述,将自我内外的冲突具象化。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诗歌将抽象的概念如自由、美、爱情等,与具体的意象如“榛子和橄榄核”“精致鼻烟壶”相结合,形成既具哲学思辨又富视觉冲击的表达方式。

寓言式叙述与隐喻
诗的语言充满了寓言性,诸如“雪豹和雪莲”隐喻生命的高贵与孤独,而“青铜基因”则暗示生命的本质与延续。隐喻的多义性让读者能够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意。

3. 意义与解读

内外的必然统一
尽管诗歌强调了内在与外在的冲突,但也承认了两者的必然联系。外在的美丽满足内在情欲,内在的道德律与外在的道德律结合,这种辩证关系揭示了个体在寻找自由与意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

历史与命运的召唤
诗歌不仅关注个体的挣扎,也将其放置在更大的历史与命运背景中。历史的必然性要求个人从外界回归原初,但这种回归并非完全否定外界,而是对内外关系的一种新平衡。

创造与毁灭的循环
“自由、美,爱情,崇高使命与广阔,善和恶,创造与毁灭,都在外面召唤”这一句指出了外在世界的多面性。走出去意味着迎接创造的机会,同时也可能面对毁灭的风险。

总结

《走出去》是一首关于内在与外在矛盾、生命与自由追求的诗篇。叶如钢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将个体生命的挣扎与宏大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人类在自由、美、使命、善恶之间徘徊的复杂境地。这首诗的核心在于呼唤读者正视内外的对立,并在对立中寻找意义与和解。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